安徽實驗室自動焊接氣路材料施工
其中,L表示明度的差異,當L為正時表明其較樣品而言偏白,當L為負時,表明其較樣品而言較黑;a表示色調的差異,當a為正時表明其偏紅,當a為負時表明其偏綠;b表示彩度的差異,當b為正時表明其偏黃,當b為負時表明其偏藍。色差儀根據外觀形狀,有手持式、便攜式、臺式之分;種類主要是三刺激值色差儀和分光光度計色差儀兩類。三刺激值色差儀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色差計,只模擬人眼測試物體的紅、綠、藍三刺激數據,價格便宜,體積小,便于攜帶。
實驗室供氣方式是采用將氣瓶安置在儀器設備的旁邊,危險氣體的氣瓶放置在氣瓶柜內。排氣采用直接排放到實驗室或是通過簡易的管道排放到窗外。在實驗室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增加,實驗室內經常是密布著各種各樣的管道和氣瓶。這樣處理既造成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也不美觀。
實驗室的很多設備的運行都需要各種各樣的氣體供應,同時也會產生廢氣。如何既安全又方便地解決供排氣問題,也是一直以來困擾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問題之一。
正確的實驗室供排氣的解決方案是把實驗室的供排氣看作一個系統。這個系統要考慮到安全性、便利性、日常實驗室的管理、氣瓶的更換等問題,同時要重點考慮實驗室今后的發展,對于特殊氣體還要考慮特殊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設計標準
1、《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GB50316-2000(2008版)];
2、《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1997);
3、《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1998);
4、《乙炔站設計規范》(GB50031-1991);
5、《氫氧站設計規范》(GB50177-2005);
6、《氧氣站設計規范》(GB50030-1991);
7、《壓縮空氣站設計規范》(GB50029-2003);
8、《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GB16912-2008)。
(二)技術要求
1、氣瓶間:
①氣瓶間應采用300mm厚實體墻,安裝防爆門,設置泄爆窗;
②室內電器設備均應具備防爆功能;
③室應安裝排氣扇,時刻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
2、供氣系統要求采用兩級減壓的方式進行供氣,供氣匯流排次減壓,氣體由15Mpa減壓到1.5Mpa以下,再輸送到各用氣實驗室,二級減壓器安裝在各用氣實驗室或用氣點,方便統一控制通風柜或儀器用氣的輸入壓力,用氣終端配有中壓球閥和壓力指示表,二級減壓器對壓力進行調整(0.01Mpa),得到穩定的壓力,可以滿足儀器對不同使用壓力的要求,一、二級減壓器均配有壓力表,可實時顯示當前壓力;
3、采用雙側匯流排半自動方式不間斷供氣,充分滿足實驗室的使用要求,更換氣瓶時,可通過安裝在高壓軟管下面的卡套進行氣瓶更換;
4、氫氣和乙炔屬于易燃氣體,應設計氣體泄露探測報警裝置,并安裝阻火器,防止明火回流,易燃與助燃氣體敷設應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
安徽實驗室自動焊接氣路材料施工
其次,幾乎所有的電子類產品都不得不通過電磁兼容測試認證,這是和組織的技術壁壘,產品要想進入這些市場必須有強制性認證,這方面世界各個地區都有各自的標準。電磁兼容認證的步驟苛刻龐雜,正式的產品認證需要大量測試設備和測試過程,費金耗時。在產品研發設計的各個階段中都應盡早發現和解決各個級別的電磁兼容的問題,提升產品的過程質量,避免后的產品認證測試不通過,導致同樣費金耗時的返工整改。(多說一句,電磁設備對人的影響屬于電磁兼容的范疇嗎?概念上講并不是,而且電磁對人的生理影響尚未有科學依據,所以還沒有劃歸到電磁兼容領域。
(三)工程用材
1、管道、球閥、卡套和三通等為316L不銹鋼,減壓器為高純氣體減壓器(不銹鋼閥芯),高壓軟管(連接鋼瓶和匯流排)為不銹鋼波紋管,在高壓軟管的進氣端,配置單向閥,可以防止更換鋼瓶時,軟管內的氣體外泄,同時避免外界的空氣混入氣路之中;
2、管道系統:所有的氣體管道選用BA級別的316L不銹鋼管,在管路上有個過濾雜質和水分的凈化裝置,使氣體在流通過程中不至于被管道系統污染,保證氣體的純度,同時要有明確標示,指示氣體的流向;
3、管道的連接:匯流排、終端部分采用卡套連接,便于減壓器和閥門的維護管理;
4、終端:在每臺儀器之前,配置截止閥和二級減壓器(每種氣體配置一個)。截止閥用于控制每一個氣路的開啟與關閉;在儀器需要調整和維修時,能停止任何的儀器的氣體供應,減壓器用于顯示和調整終端的壓力。
(四)其它
1、氣體管路每間隔1.5m采用管碼支架固定,并根據氣體管路彎曲的直徑,設置合適的支架位置;
2、整個管路安裝完畢后,對整個系統做壓力測試。參照《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管路系統在保壓24小時后,壓力無下降為合格。
安徽實驗室自動焊接氣路材料施工
為了趕上摩爾定律預測的發展速度,光靠量變是不夠的。每一種技術,過不了多少年,量變的潛力就會被挖掘光,這時就必須要有革命性的創造發明誕生。另外,反摩爾定律使得新興的小公司有可能在發展新技術方面和大公司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甚至可能取代原有大公司在各自領域中的地位。另外,在通信芯片的設計上,博通和Marvell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取代了原來朗訊的半導體部門,甚至是英特爾公司在相應領域的業務。吉爾德定律在未來25年,主干網的帶寬每6個月增長一倍,其增長速度是摩爾定律預測的CPU增長速度的3倍。